日前,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这一政策不仅为渔业未来指明了方向,也与我们每个人的餐桌息息相关——毕竟,鱼、虾、蟹、贝等水产品早已成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2024 年发布的《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2022 年,全球水产养殖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 1.309 亿吨,贸易额达 3.128 亿美元,占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的 59%。而中国作为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不仅养殖规模庞大,种类也极其丰富。可以说,我们餐桌上的每一道水产美味,背后都离不开中国水产养殖业的支撑。
然而,水产养殖的核心在于“种业”,它被誉为现代渔业的“芯片”。正是种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让我们能够享受到越来越多样化的水产品。那么,我国在传统育种技术方面做了哪些改良?又有哪些新技术正在推动水产种业的快速发展,甚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些问题不仅关乎行业未来,也与我们每个人的“舌尖上的幸福”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