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是冷血动物,低温时一般停止或者减小新陈代谢,活动量减少,对于外源的比如溶氧、微生物和营养的需求极少,往往正常的越冬鱼塘的已有条件基本上就能满足越冬鱼的生理需要。冬季的气候条件与其他季节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加上冬季水温低,且多为阴雨天气,光照又不足,如果在这个时候去肥水调理,投入的肥料和藻类无法被水体和鱼类充分利用,反而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除了花钱买动保产品外,几乎有害无益或者没有什么好处。
从微生物角度来看,冬季水温低,水中微生物的活性也大大降低甚至"冬眠"。微生物在分解肥料、转化营养物质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寒冷的冬季,它们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冬季的光照时间较短且强度较弱,藻类等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大多数的藻类只有在光合作用下才能生存,我们即使投入大量的肥料或藻类,也难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迅速转化为可供鱼类吸收的有效营养成分。所投下去的东西只能"蛰伏"于塘底,水体中营养物质积累在水中,引发水质恶化的风险很大,待春天随升温后会突然生发而造成水质突变,往往鱼儿春季发病这就是其中原因之一,很少有人注意这个问题。
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分析,冬季进行鱼塘肥水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限制,肥水所带来的收益往往微不足道,甚至可能是负数或者和预想相悖。这无疑是一种不经济、不划算的做法。
综上所述,基于冬季的特殊气候条件、鱼类的生理需求、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的活性特点,冬季不建议进行鱼塘肥水操作。我们应当根据季节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管理措施,尽量在入冬前把水肥好,以确保鱼类在越冬时能够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