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的种类繁多,至今并无一个统一的分类原则和标准,一般按肥料的来源、性质和制造方法等的不同,分为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类型。
一、有机肥
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有机质的肥料。一般都是在广大农村就地取材,利用农作物秸秆、动物残体、人畜粪尿、肥泥和各种废弃物等为原料,就地堆制或沤制而成,就地施用,故又称为农家肥。
有机肥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人粪尿、家畜粪尿、厩肥、禽粪、堆肥、沤肥、饼肥、土杂肥、草木灰和绿肥等。无论哪种有机肥,只要认真积制、科学管理和贮存,合理搭配施用,均可起到促进增产的效果。
有机肥与化肥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养分全面
有机肥不仅富含氮、磷、钾、钙、镁、硅、铁等大量元素,还含有硼、锰、锌、铜、钼等微量元素,是营养齐全的完全肥料。
2.肥效稳定、持久
有机肥中的营养元素多呈有机结合形态,需经微生物分解、转化,才能逐步地被植物吸收利用。属于一种缓效肥料,肥效稳而持久。
3.改良土壤结构
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一方面矿质化为动植物吸收的营养元素,另一方面腐殖化为数量众多的腐殖质。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与土壤中的无机胶体相结合,形成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能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增强保肥供肥性能,提高土壤抗寒能力。
4.促进微生物的繁殖
有机质的腐解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料,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在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分泌,形成的维生素、生长刺激素、抗生素、氨基酸、酶类等物质,既能刺激动植物生长,加强其代谢作用,又可提高动植物的抗病力。
5.提高化肥利用率
有机质分解时,会产生较多的有机酸,对土壤和化肥中难溶的矿质养分,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使迟效养分转化为速效养分,从而既挖掘出肥力的潜力,又提高了化肥中养分的利用率。
6.有机肥的养分含量低
除菜籽饼、棉籽饼等饼肥的含氮量在5%左右,鸡粪的含氮量超过1.5%而外,其余大多在0.5—1.0%之间,磷钾的含量一般都比氮更低,为达到预期的产量水平,就得大量施用。因此,只有在尽量多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适量配施化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又称化肥,是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开采矿石加工制成的肥料,也有一些属于工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多数化学肥料具有矿物质或无机盐性质,所以,又叫矿质肥料或无机肥料。
化学肥料的特点:
1.营养元素含量高
据测定,1公斤尿素含氮460克,相当于90公斤左右的人的粪尿;1公斤碳铵含氮170克,约相当于40公斤左右的猪粪尿,所以,化学肥料的养分浓度高,体积小,便于运输、贮存和施用。
2.营养成分比较单纯
对植物营养来讲,尿素、碳铵仅含氮素,过磷酸钙主要是磷素,氯化钾、硫酸钾则以钾素为主。
3.肥效快,持效短
化学肥料多是水溶性的或是弱酸溶性的,可以迅速而直接地被植物吸收利用,一般3—7天便可见效,肥效快,但持效短。
4.化学肥料一般具有无机盐性质
化学肥料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出现酸化、碱化脱钙、团粒结构被破坏等不良现象。
三、肥料的投施
有机肥是迟效肥,肥力持久。含有各种细菌(含病菌)和虫体以及附属沤水物质,直接投用会败坏水质、滋生虫害,因此,在施用有机肥时,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投放于池塘中,以免造成缺氧或暴发病疫。通常在注水前作为基肥,基肥量一般每亩400-600斤。有机肥料作为追肥施用时,为了安全起见以15-20斤/亩干物质为宜,也就是说,作为追肥使用时,比如肥粪尿液的追肥量大致为100斤/亩,相当于12斤/亩干物质。
化学肥料是速效肥,肥力不持久。水特别清瘦时,先施速效类化肥以求迅速肥水,其后,紧跟投施迟缓性肥料(含有机肥)以图肥效持续经久。如果是平时追肥,则不必严格选择,可以根据水质缺乏什么物质就主投富含这方面物质的肥料种类即可。在一般情况下,磷肥按氮肥的1/5-1/10施用即可,也就是说,施氮量为1-2克/立方米时,施磷量约为0.1-0.5克/立方米。无机化肥一般每亩用量大致为:常用的尿素和过磷酸钙各5-10斤,至少3斤以上,但具体施肥量需根据水体中原有的氮、磷含量灵活调整。
但是,千万别一次性投施过多,少量多次,少施勤施,以防"肥害"事故发生,出现缺氧死鱼,投用肥粪后均以加开增氧机为宜,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