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质是水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综合表现。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测定,可以了解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通过肉眼观察外表状态,也可以分析内部变化状况。
凡是良好的水质,一般大多为绿褐色和茶褐色。这种水一般春、夏、秋每天都有变化,即早淡、晚浓,并有轻度“水华”,“水华”是指水表面下风头有藻类同色油膜状物或颜色深浅不同的大状团块。“轻度水华”这种水质显示水的物理、化学、生物性处在良好动态变化中,这是池塘所追求和应保持的水质。“重度水华”则是朝坏的方面发展的状况,应予及时处理。
2、凡是不好的水质,一般为深度蓝绿色、砖红色、淡灰色和黑灰色或者乳白色。这些不好的水质,都发生在夏天高温季节,而且没有每天的早晚淡浓的变化。
蓝绿色水质:大多为鱼类不易消化的蓝藻占绝对优势(微囊藻或颤藻式栉旋藻等),对鱼类有利的蓝藻(螺旋鱼腥藻)很少并难得出现。
一旦形成蓝藻优势,水质非常顽固、稳定,不易改变。这种水透明度很低,蓝藻光合作用产氧能力很差,特别是形成“蓝藻水华”后,水面下风头飘浮一层蓝藻藻体,死亡后呈现天蓝色,岸边能嗅到鱼腥味。在这种水质中鱼类生长缓慢,甚至不长,还易于泛塘。
红色水质:一般为裸藻优势水质,一旦裸藻优势形成后,在藻体繁殖盛期出现“水华”水色草绿色并有明显早晚变化,此时水质尚可。但藻体由盛转衰,大量死亡飘于水面,裸藻的砖红色细胞核显现出来,使水呈绿色。裸藻壳厚,鱼吃后不易消化,藻体死后浮于水面,使水体缺氧,鱼类易于浮头、泛池。
乳白色水:该型水质是小型游动物比如轮虫和小型枝角类比如水蚤形成种群优势的水色,表明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被这些浮游动物吃余不多,甚至没有产生水色的浮游植物了,浮游动物群落一家独大,没有了浮游植物产氧,只有耗氧的浮游动物存在,这时的鱼类极易浮头、泛塘。
此外,还有黄绿色和深绿色水,这类水体每日早晚也有一定浓淡变化,水体溶氧量高,但营养价值不高。这种水色是由于缺氮(黄绿色)或氮太多(深绿色)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