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各种水生生物都有自身生存所需要的水硬度条件。水硬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也决定着水产养殖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水硬度作为一项水质指标,在水产养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养殖水体的总硬度是指水体中所有硬度离子,包括钙(Ca2+)、镁(Mg2+)、钠、钾、铁、锰、铜、铝、锌等金属二价或三价离子的浓度,其中Ca2+平均约占79%,Mg2+约占18%,其余的金属离子占比不到3%,所以水硬度通常是指水中所含的Ca2+和Mg2+的浓度。水加热后,Ca2+、Mg2+能以碳酸盐形式沉淀析出的,称为水的暂时硬度;加热后不能沉淀下来的非碳酸盐Ca2+和Mg2+,称为水的永久硬度。
水硬度通常是以碳酸钙(CaCO3)或氧化钙(CaO)在水中的质量浓度来表示,单位为mg/L。水生生物只能在一定硬度范围内的水域中生存,一般养殖水体中水硬度在100~300 mg/L 较为适宜,养殖甲壳类动物比养殖鱼类的水硬度要高一些,但水硬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
通常用测试盒、测试仪、测试笔等来测试水的硬度,条件好的地方还可用EDTA 标准液滴定法测定水硬度。
水体中的Ca2+、Mg2+参与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Ca2+是动物骨骼、甲壳、鳞片及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Ca2+缺失会引起动植物生长发育不良,限制水生植物尤其是藻类的繁殖。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在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g2+缺失,会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核糖核酸合成停止,氮代谢紊乱,也会影响藻类对Ca2+的吸收。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生长不良,会间接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
硬度高的水体,pH 值缓冲力强,pH 值较稳定。但硬度过高,引起养殖水体中的pH 值升高,池塘中的氨氮会随着pH 值的升高而毒性加剧,会引起鱼虾氨氮中毒,其腮部受到腐蚀,造成损伤,感染疾病,甚至死亡。养殖水体中pH 值过高,还会引起蓝藻暴发,有“倒藻”危险;高pH 值还会抑制某些有益菌的生长,致使菌藻失衡,水质恶化,鱼类容易发生病害。
水产养殖中,若水体的总硬度长期过低,引起虾蟹类动物骨骼发育不良,易患软壳病;脱皮、蜕壳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到虾蟹体内,引发各种病害,造成养殖成活率低;总硬度长期过高,虾蟹蜕壳困难,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样会造成死亡。总硬度值要符合虾蟹健康生长的范围,才能确保虾蟹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水体软硬度影响观赏鱼的整体色泽和繁殖能力。观赏鱼幼苗期需要吸收Ca2+,以促进骨骼生长。当Ca2+浓度过低时,要提高水体硬度。观赏鱼繁殖期,需要降低水硬度,以提升鱼体表色泽和亮丽度,提高雌鱼繁殖能力。
保持水体适宜的软硬度,可促进水体中有机质的絮凝和沉积,促进固氮作用及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微生物能够加快有机物如残饵、排泄物等的分解和矿化,保证水体中的无机碳源供应,保障水生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加速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再生,保持整个养殖过程水体“肥、活、嫩、爽”。水资源循环利用可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水源决定水硬度。不同地方土质不同,水硬度也各不相同。海水的硬度比淡水的硬度大,一定盐度的水体,能保持pH 值及水硬度的稳定。
新建池塘水的硬度高于老池塘。同一口池塘,使用年限越长,水的硬度越低。
养殖了几年虾、蟹、蚌、螺、珍珠等品种的池塘,与常年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相比,水硬度降低更快,因为甲壳类动物的脱壳和生长,需要吸收大量池塘水体中的钙和镁。
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磷酸钙、石灰等清塘、消毒,会使池塘中水的硬度增大。
养殖水体的硬度昼夜变化大,当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水硬度会变小,而夜晚鱼类的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使水硬度变大。
(1)在水中加入软水药剂或者小苏打,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将活性炭放入滤水器中,并注入水,通过活性炭反复吸附水中金属离子,可降低水硬度。
(3)在原有水中加入软水(或者纯净水),以降低水的硬度。养殖满1年的池塘,应将老水排出,灌注新水。
(1)在水体中定期泼洒生石灰,每667 m25~10 kg,可调整池水的pH 值,提高水体中钙的浓度,增大水的硬度。
(2)在水体中定期泼洒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钙、氧化镁等,可提高水中Ca2+、Mg2+等的浓度,提高养殖水体的硬度,避免因水体硬度过低,不利于养殖动物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