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温与细菌的关系探讨
大多数的研究都指出,水体(底泥)中的细菌数量与水温是呈现正相关的,但也有部分研究指出,水体中的异养菌数与水温呈现负相关甚至不相关。
对于外塘而言,随着水温的升高细菌总数是上升的,当然,这种上升既有可能是单峰变化,也有可能是双峰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解释在4、5月某些养殖品种会突发疾病,也可以解释在高温季节疾病更不可控以及更难以治疗这些现象。
但是在实际养殖中,真正持续的高温期比如7-8月的大热期一般是不太发病的,反而在大麦黄(5月)以及白露(9月)这两个中温时间段,鱼病反而容易高发,这种冲突的存在,我们必须要考虑和关注温度的稳定性对鱼病有较大影响。实际上5月和9月的温度是不稳定的,水温波动比较大,昼夜温差可达10度甚至以上,这当然可能本身会引起鱼的应激。另外,5月期间养殖鱼类一般处于生长的前期,从低温走向高温,机体的免疫力可能还没有稳定下来,9月期间养殖鱼类一般处于生长的后期,从高温走向低温,机体的免疫力都有影响。这几点因素是导致其鱼病易发的原因。
因此不管如何,在水温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之前(比如4-5月、9-10月),水产养殖要做好防范措施,加开增氧机是首要必须的,另外还要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聚维酮碘等灭菌消毒产品,以及杀虫灭菌等措施。
2.水温与养殖动物的应激
对于鱼虾蟹而言,当水温急速下降时,鱼类的应激情况基本会发生。再结合大麦黄(5 月)以及白露(9 月)期间,水温的波动性比较大,养殖动物更容易产生应激,同时这两个时间段,细菌数量是有可能达到全年次高峰,所以这两个时间段更容易发生一些不利状况,比如生长缓慢、易发鱼病等。
为了尽量降低此类应激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温度波动前,以及温度波动后使用一些抗应激的药物,除了必须开启增氧机外,还可以包括VC、核黄素(维B2)、复合多维、微量元素、牛磺酸、大蒜素等,可以添加在饲料中进行投喂。